为什么需要关注CPU温度?
当电脑运行大型软件、游戏或多任务处理时,CPU(中央处理器)会高速运转并产生热量,如果温度过高,可能导致性能下降、系统卡顿甚至硬件损坏,了解如何实时监控CPU温度,是保障电脑稳定运行的重要技能,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游戏玩家,掌握这一方法都能有效延长设备寿命。
如何查看CPU温度?

查看CPU温度主要通过软件工具、系统自带功能或硬件辅助实现,以下是几种常用方法:
方法一:使用专业监控软件
大多数用户会选择第三方软件,这类工具操作简单且数据精准,以下是几款高口碑的免费软件:
1、HWMonitor
- 由知名硬件检测公司CPUID开发,支持实时监测CPU温度、电压、风扇转速等参数。
- 界面直观,数据分类清晰,适合新手使用。
2、Core Temp

- 专注于CPU温度监控,可显示每个核心的独立温度。
- 支持自定义警报功能,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提醒。
3、AIDA64
- 功能全面,除温度外,还能检测硬件性能、压力测试等。
- 适合进阶用户或需要深度诊断的场景。
操作步骤:下载安装后,打开软件即可在主界面查看CPU温度,部分软件需在设置中开启“开机自启动”,以便持续监控。

方法二:通过BIOS/UEFI查看
BIOS是电脑启动时加载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,部分主板厂商会在BIOS中提供硬件监控选项。
具体流程:
1、重启电脑,连续按Delete键(不同主板可能为F2、F10或Esc键)进入BIOS界面。
2、找到“Hardware Monitor”“PC Health”或类似标签页。
3、查看“CPU Temperature”或“CPU Temp”对应的数值。
注意事项:
- BIOS中显示的是CPU空闲状态下的温度,无法反映高负载时的真实情况。
- 操作时避免修改其他设置,可能导致系统异常。
方法三:借助硬件监控设备
部分高端散热器或主板配备显示屏或外置温度探头,可实时显示CPU温度。
带显示屏的CPU散热器:安装后可通过自带的LCD屏直接读取温度。
主板OLED面板:部分高端主板(如ROG系列)内置小型屏幕,支持温度显示。
不同操作系统的差异
Windows系统:推荐使用第三方软件(如上述工具),系统本身未集成温度监控功能。
macOS系统:可通过终端命令或安装iStat Menus等工具实现,但操作门槛较高。
Linux系统:使用命令行工具如lm-sensors
,输入指令sensors
即可查看温度数据。
温度异常怎么办?
若发现CPU温度持续过高(通常超过85°C),需采取以下措施:
1、检查散热系统
- 确保CPU风扇正常运转,散热器与CPU接触良好。
- 清理散热器鳍片和风扇上的灰尘,避免积灰阻碍风道。
2、优化使用习惯
- 避免长时间满负荷运行大型程序。
- 使用笔记本时,尽量放在散热支架或硬质平面上,确保底部通风。
3、更换导热硅脂
- 硅脂老化会导致导热效率下降,建议每1-2年重新涂抹一次。
4、升级散热设备
- 对于高性能CPU或超频用户,可更换更强效的散热器或水冷系统。
日常维护建议
定期清理机箱:每半年清理一次内部灰尘,保持风道畅通。
监控后台进程:关闭不必要的后台程序,降低CPU负载。
避免高温环境:尽量在阴凉通风处使用电脑,夏季可配合空调或散热垫。
个人观点
作为长期与硬件打交道的从业者,我认为CPU温度监控不应成为“应急手段”,而应纳入日常维护流程,尤其对于老旧设备或高负载工作场景,实时掌握温度变化能提前规避风险,与其等到电脑卡顿死机,不如花几分钟安装一款轻量监控软件,既能保护硬件,也能提升使用体验。
评论列表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