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啥好说的,量大价低
AX系列算海盗船的高端了,760w的功率,因为是白金认证,即使是9900k超频5G+2080Ti满载,也没有压力
这个主板,3个问题,咱都是实话实说,
1,cpu下面的nvme接口ssd没有散热板?
2,不带wifi和蓝牙,我一直以为自己用的是E,结果后来才发现是F,白安了好几十遍驱动,艹
3,没有ARGB的5V幻彩3针接口,只有12V的单色循环
4,眼睛跟机箱后部12cm风扇位的风扇有干扰,还好包豪斯O11安不了后风扇,哈哈
为了挑个好看的大垫子,我买了很多,一个一个铺上看效果,最后选了一个SlamDunk的图案,小的放公司,
大的在家里用,喜庆,酷酷滴。
这么多垫子,写了很多好评,店家乐坏了。
这套键帽还可以,就是便宜,水口在后面,较明显的
PBT带透光的大碳不多,但是这个空格键上的小点点我其实很不喜欢,不够大气,迟早给他换了
狗屁王套装,618购入,价格美丽[电脑] [9900k+2080Ti分体水冷]没有信仰的不惑之年,大碳,49年入GJ,只有80g,非常轻,有效保护老年人的手腕健康,让你不必在更大的岁数扶不住应该扶的东东
虽然Hero引擎不如3366或者卓威的3360,但是无直线修正,省电,已经足够了。
我不再是那个职业少年了,也不是主播,偶尔娱乐娱乐5E,够用了,最主要是无线。
这些图片都是在公司收到货以后拍的,主要是不是狗东买的,有点不放心。
2. 需求为王(应用场景)
这台电脑配了干啥?呃,啥都能干,除了内存小点,CPU不是服务器用的,显卡不是专业的,硬盘不是企业的,固态不是最新的,其他都挺好的
其实说真的电脑f盘显示不见,我主要就是用来打CSGO的,作为当年半职业战队的队长,WCG地区预选赛的冠军队伍,对于CS的感情还是很深的。
正好国行CsGO免费了,咱就喜+1吧,结果发现,这tmd是个坑啊,皮肤啥的咱先不说(那边也坑了我几千块开箱子了。。。)
入坑那阵我用的是4770k(13年买的),1070(朋友送的),戴尔2913wm带鱼屏(朋友老婆问Dell供应商便宜要的)电脑f盘显示不见,习武之人必备的G502有线版(这个是自己买的),效果都开最低帧数也还可以,但是慢慢,慢慢的,就开始不满了,
帧数要更高,屏幕刷新率要高,鼠标要跟职业一样的,效果要高(不然烟雾里看人慢,闪光恢复慢),嗯,b站走起,贴吧走起,测评走起,职业战队装备一览走起。。。
好吧,游戏免费的好处就是你还有借口升级电脑,哈哈哈哈呃。。。
那为啥说是坑呢,这游戏要用240hz刷新的显示器,才能有丝般顺滑的爆头体验,而这游戏,吃CPU主频(关超线程更快哦),吃内存频率(非小参),
这都是我测出来的(网上也有一些对比测试)。
PS:用10系老卡的,建议驱动是372.70或372.90
原帖传送门:
3. 享受自己组装的乐(tong)趣(ku)
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组装升级过程,因为东西都是偷偷摸摸私房钱换的,所以不能一下子太嚣张,哈哈哈
原来的桌面是这样的:
可见原来是多么的乱。。。说是猪窝也差不多了
这个时候为了打csgo,已经换了显示器,也换了鼠标,鼠标垫为卓威的EC2-B和GSR?
旧的显示器当个副屏,后来觉得并没啥卵用(我喜欢注意力集中),而且我把XL2546的颜色调的还不错,配合1,2,3小盒子切换很方便,
就把29寸带鱼屏给撤了。
这个阶段顶多换换外设,没啥折腾胳膊腿儿脑子眼睛的事儿,比较轻松。
最为痛苦的时刻来到了,受够了贼船750D的伟岸身材,每次到后面插拔线缆啥的,都得拖出来,非常不方便,
虽然这个箱子在当年还算可以,现在看有点太过时了,电商平台618一直推那个联力包豪斯,我看了下价格,699最低,嗯,估计材质一般,
但是榫接式前左右上面板非常有特点,很方便,海景房的通透配合RGB也是绝佳的组合。
可惜等我想买这个箱子的时候活动木有了,直接BY店里跟伙计要求便宜一起买了,虽然后来也没便宜多少,水冷套装和机箱送到了物业,正好打完篮球的时候给搬回家的,没给我累死。。。
东西都到了。。。感到了莫名的恐惧,希望自己的选择是对的
定制线,某宝多年老店,店长听到我要的配色,很是惊讶,强烈要求第二天他配一下给我看看,是不是我要的颜色。
嗯。。。橙色加蓝色。。。
其实我最开始是想MOD一个这个主题
啊不,是这个主题:
正好那个亮闪闪的流速计可以当气功波,计划的挺好,后来发现这些手办基本都是国内山寨的。
然后我就查,查到一些我更喜欢的,这个:
这个:
很完美,再看了下价格,几百块,不贵啊,再看详情,定金,定金,定金。。。
全价够我再买一套水冷了。而且1/4大小(就是孙悟空原始身高的4分之1)就快比机箱内部空间都大了。。。
果断放弃!其实橙色(或黄色)和蓝色配色,很常见,只不过大家都没太在意,标准的英雄色:
原因很简单,橙色的波长在595-610nm,互补色波长是在480nm的蓝色(竟然!)
所以,苹果官网的广告,都使用了互补色的原理,来让画面看起来更协调:
好啦,实际定制线上机效果无灯光下才比较明显
工具组出场(为了这次装机不翻车-就是晚上弄,但是因为工具问题停工,拆显卡背板就停了一次),我买了好多工具,主要是螺丝刀
小米这套设计很精致,得了红点设计大奖,但是实际使用,远没有右边这个Nanch的好用。
东西都齐了,第一步干啥?想不起来了,嗯,拆了旧机器
拆之前的样子
先给显卡上冷头
牌面要够。。。
研究了半天,发现工具不够拆背板的,这是第二天拆的。。。
注意观察原装散热器的散热贴的位置,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的供电的部分哈,是旁边那些小的,这个要是搞错了,基本上显卡就废了(而且拆散热器的时候已经失去保修了)
TU102-300A,验明正身
上上了,注意进出水有方向标注,上的时候也要先上GPU周围的4个螺丝,平衡压力就可,不要上太紧,很容易压坏GPU核心(这个相当于CPU开盖的效果[电脑] [9900k+2080Ti分体水冷]没有信仰的不惑之年,大碳,49年入GJ,不能太用力)
店家送了我个背板,可能本来就带?我也不知道,背板可以再骚气一点,这个有点素了,某宝上有定制的。
然后是CPU冷头,其实实际上CPU冷头我是后安的,原因是发错颜色了!
给我发了个银色的,我要黑的,多等了两天,顺丰空运从东莞发过来。。。
最开始的银色的。。。
后发的黑色的,带数显,不过数显比较弱智,只能显示两种信息,当前水温,温度变化图
这里要说下硅脂。。。我买了两管儿TF X还有一管儿液态金属,都是利民的
自己想出来的涂法,哎,后来上网一搜,嗯,这方法是错误的!!错误的!!
直接一管液态金坐飞机,就剩下一管多点TF X。。。
到这一步,都很轻松,扭扭螺丝而已(记得CPU冷头发错了么)
这一步,先上定制线了,再上管子,不然等管子都上了,线就很难布了哈
显卡梳子特意反着弄的,感觉全是白色的一道很难看。。。
基本上到这一步,废了我100万个脑细胞,就是硬管弯管儿技术
我大概练了下,开始不会用热风枪,一直第一档,弯个锤子,一直凉风。
调到6,哇塞,瞬间化了,都冒泡了。。。
嗯,调到3.5到4吧,正好。
我弯,嗯,怎么有褶子?哦,预加热的范围太窄,两边硬,就有褶子。
嗯,怎么管子平了?哦,预加热上面没加热,上面硬,弯曲处就平了。
总之,自学成才,小白成大师(其实真正的大师得能手弯3道以上不失败)
好了,开始切割管子,送了个铜管切割器(切那个蓝色的铜管用的)好嘛,我用了切亚克力,切一个裂一个,切一个裂一个,
你奶奶的,用锯子吧,大半夜的就听我家里有锯声,邻居可能已经报警了也说不定。。。
tmd,锯大了,重头再来!所有,都,重头,再来!
就这样,磕磕碰碰到了这一步:
去他妹的,想哭啊,腰都要断了(一直当木匠锯啊锯。。。)
一片狼藉,光荣负伤。。。
不过,我们挺过来啦,终于在老婆周末回家之前,进入到了灌水试运行阶段。
哈哈哈,拿出玛莎拉蒂的骚气橙(之前买的那三个错了,重新买了3瓶。。。)
让我想起了,“尖叫”这个饮料,好渴
灌,灌死你,让你折腾我
试运行,直接用24pin短接,把主板24pin,cpu8pin,显卡8+8pin,全拔掉,省的漏水了就废了。
还好,一次性过,装的挺仔细的。
一些小细节
基本到这里就结束了,接下来就是外设时间了。
对了,翻箱子找拆显卡背板工具那晚,找到一个好东西
估计能充电的话就能玩,哈哈
温度测试部分
AIDA64单CPU,不超过70度
3DMark11 GPU最高52度
3DMark TimeSpy 最高54度
甜甜圈,最高温度53度
鲁大师,73w分
分体水冷对CPU温度压制不是很大,但是显卡温度真的是天差地别
本来想把外设部分也写一下的,但是一般别人一个外设就一个帖子了,我这着急成魔的老用户要是就这么简单发了实在太赔了,改天另起贴写吧,而且现在单反坏了,手机照相的锐度啥的确实不行。
最后上一张ID照验明正身就去打CSGO了
评论列表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