牢记“10要10不要”,保障安全

暴雨来袭牢记“10要10不要”

随着气象部门连续发布暴雨预警,各地纷纷迎来了强降雨天气,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,公众需要更加警惕,牢记“10要10不要”,确保自身及财产安全。

暴雨来袭的“10要”

暴雨来袭牢记“10要10不要”
  1. 要及时关注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,做好防范准备。
  2. 要确保家居环境安全,检查房屋是否漏水、漏电等隐患。
  3. 要储备必要的生活物资,如食品、水、药品等。
  4. 要避免外出,特别是避免涉水行走。
  5. 要使用合格的防水工具,如雨衣、雨鞋等。
  6. 要保持通讯畅通,及时与亲友联系。
  7. 要注意防范雷电,避免在户外接触金属物品。
  8. 要避免驾车出行,特别是在积水严重的情况下。
  9. 要学习应急自救知识,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
  10. 要积极参与社区防汛工作,共同维护社区安全。

暴雨来袭的“10不要”

  1. 不要冒险涉水,特别是在水深未知的情况下。
  2. 不要在暴雨天气下外出旅行或探险。
  3. 不要在积水严重的地方停留或行走。
  4. 不要触摸被水浸泡的电线、电器等设备。
  5. 不要在有雷击时使用手机等无线电设备。
  6. 不要在河道、水库等水域附近逗留。
  7. 不要驾车驶入深水区,避免车辆熄火。
  8. 不要在暴雨天气下游泳或进行水上活动。
  9. 不要忽视个人防范,不穿戴合格的防水装备。
  10. 不要轻信非官方信息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。

如何应对暴雨天气

在暴雨天气下,公众应首先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,遵循相关指引,遇到积水严重的情况,应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,避免涉水行走和驾车,要保持通讯畅通,及时与亲友联系,告知自己的安全情况。

对于社区来说,应加强防汛设施建设,提高排水能力,要组织居民参与防汛工作,共同维护社区安全,在暴雨天气下,还应积极组织应急救援力量,为受困群众提供帮助。

政府部门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协作,及时掌握天气情况,做好防范准备,要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对暴雨天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。

暴雨天气给公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,甚至可能造成安全隐患,公众需要牢记“10要10不要”,提高自我防范意识,政府部门应加强组织协调,为公众提供安全保障,只有公众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,才能有效应对暴雨天气,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我们呼吁广大公众,关注气象预警,做好防范准备,共同度过暴雨天气。

  • 评论列表 (0)

留言评论